A Universal and Versatile Approach for Surface Biofunctionalization: Layer-by-Layer Assembly Meets Host–Guest Chemistry
Limin Cao, Yangcui Qu, Changming Hu, Ting Wei, Wenjun Zhan, Qian Yu*, Hong Chen*. 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 2016, 26, 5787-5795.
文章链接:http://dx.doi.org/10.1002/admi.201600600

    生物材料的功能性主要取决于其表面生物活性分子的构成。传统的固定生物活性分子的方法易造成表面性能不稳定或生物分子活性下降等问题。本文中,我们通过结合LbL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优点,实现了具有不同生物功能的活性表面的构建。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普适性强,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形状,任何化学性质的表面;2)操作简单温和,不需要复杂的过程和有机溶剂,整个过程都可以在水溶液环境中进行,有利于生物分子活性的保持;3)表面功能的可调性,一方面可以简单地通过改变LbL组装层数控制负载生物分子的容量,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不同配体的CD分子赋予生物功能。进一步地,该方法学不仅局限于我们工作采用的PAA/PAH,CD-Ada配体对,而且可以推广到其他聚合物和其他主客体对。对于需要双功能甚至多功能表面的领域,可以简单地采用混合共引入的方式引入两种或多种具有不同配体的CD分子得以实现。这对于诸多生物医用和生物科技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苏州大学大分子与生物表界面实验室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7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Powered by sudytech